外婆生了五個孩子,
3個女生2個男生 ,
媽媽排行老四,
是家中最會唸書的孩子。
但外婆重男輕女,
總覺得女生書不用讀太多,
國中畢業就能去賺錢了
一直以來媽媽就像一個可有可無的孩子。
媽媽的成績很好,總是前幾名,
也考上了很厲害的高中,
卻遭到外婆拒絕,
他國中畢業休息一年去收費站工作,
每天吸汽車廢氣,累到流鼻血,
還要擔心拿收費卷時被鹹豬手摸一把。
他把所有賺到的錢都給了外婆,
外婆才勉為其難讓他重考附近的高中。
她都是用獎學金繳學費的。
外婆的價值觀永遠是
【生女兒賠錢貨】【會賺錢的才有價值】
希望她能嫁給有錢人,
最好嫁到台北去!
偏偏媽媽愛上了農夫爸爸,
在不顧所有人反對下結婚,
一起在山裡耕作過日子。
每一次媽媽回娘家,
總是遭受外婆冷言冷語,
美其名是擔心,
更多是責怪她選擇這樣的婚姻。
「為什麼當初不聽我的話?」
「給你書唸到高中有什麼用?」
「學歷高最後還不是嫁給農夫!」
外婆也曾當著我的面憤怒的辱罵,
「就是因為懷了你,妳媽才會嫁給你爸!」
當下我傻眼,有需要這麼憤怒嗎?
我的存在是一種錯誤嗎?
媽媽一輩子都背負著外婆給她的【期待】
開始自責自己,開始否定自己。
是不是自己真的很沒用?
是不是自己真的做錯了選擇?
是不是聽媽媽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
每一次從娘家回來心情都很糟糕。
總是無法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常常陷入憂鬱裡。
今天我看了《父母家的斷捨離》這本書,
山下英子和他母親也遭受同樣問題,
媽媽總是覺得他沒用,從不誇獎他。
媽媽總是覺得會賺錢才是有價值,
她為了這樣去炒股票
把賺來的存摺給媽媽看,
卻沒得到一絲認可,
他開始恨自己,恨媽媽。
為什麼總是看不見我背後的渴望?
渴望被認可,渴望被誇獎。
直到後來他問自己
如果我真的什麼都順著媽媽的價值觀去做了,
我會開心嗎?答案是不會。
同樣的話我也問媽媽
如果你真的所有事都照外婆安排
國中畢業去工作,嫁去台北,你會開心嗎?
答案也是不會。
所以,斷捨離外婆的課題和價值觀吧!
她是她,你是你
她對金錢的不安全感,
不應該強壓在你身上
就算你賺100萬,
他還是會說有1000萬更好,
永遠答不到他要的標準。
所以放過自己吧~
她的期望還給她,
你應該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
每一個決定都是最好的決定,
因為懷了我,妳和爸爸結婚生下我
才有現在所有的一切,
因為有了你這麼棒的媽媽,
把這些痛苦停留在你這一代,
給我更多的愛和自由,
我才能活得這麼自己。
人生很短,
剩下的日子不要再為【父母的期待】痛苦
她有他的課題,把她的課題還給她
你勇敢拋下【子女應該聽父母的話】的觀念
好好走自己接下來的路。